您当前的位置:

时 间:2016年6月13日
首页    双拥简报    张爱华:深山守护烈士英魂五十年

张爱华:深山守护烈士英魂五十年

发布者:超级管理员

人到七旬,很多人选择赋闲在家颐养天年,可是,有一个人,却选择同深山相伴。在五十年的艰苦岁月中,她用感动和信念支持着自己。她,就是新县湾店村村民张爱华。
今年74岁的张爱华是新县湾店村的村民,同时也是一名业余文物保护员。昨日,记者来到张爱华老人家里,正好碰到她和老伴出门。
在这个只有两百多人的村子里,张爱华与她的老伴和其他村民最大的不同,就是每隔一段时间,就要往村子后面的山上走一趟,看看山上的文物是否保存完好。从村子到山上的路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,杂草、荆棘、乱石以及突然出现的河流让走
惯了平地的记者着实体验了一把登山难。
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,我们终于到达了乱石窝山,眼前的环境稍显荒凉,人烟也比较稀少,但是这里遍布了大大小小上百个红军洞,是无数革命烈士战斗过的地方,同时也是张爱华老人守护了50年的地方之一。
“这个洞名叫吊洞,是红军的保命洞,在白色恐怖的情况下,它保护了很多很多人,放火烧山也烧不着它。洞口小小的,敌人不容易发现,里面有一个通道现在看不清。红军战士通过这个通道能够到河边喝水。”张爱华告诉记者。
从这些石洞中,张爱华找出了革命先烈们曾经使用过的碗、武器,还有子弹等等,这些革命记忆一直触动着她。
上世纪60年代,被誉为“坚持大别山革命斗争的一面红旗”的刘名榜回到故乡。看到家乡熟悉的山山水水,刘老动情地对张爱华等。人说:“新县是革命的老蔸蔸,是无数革命先烈战斗和牺牲的地方,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些地方啊!”从此,张爱华牢记刘老的嘱托,坚定保护革命旧址的信念,一守就是50年。
山上杂草太多,有的掩埋了洞口,有的挡住了上山的路,张爱华和老伴上山时总是拿着一把镰刀,边走边清理路边杂草。从山上到山下,就这样被他们砍出了一条路。
50载历史变迁,张爱华从—个风华正茂的女孩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者,不管风霜雨雪,尽管山路难行,她依然认真守护着这片山。
2014年9月,新县乱石窝山上树立起了红军洞纪念碑,张爱华的心愿终于得到实现。激动的她在日记本上写到:“青枝绿叶一遍山,无数石洞在里边,这是当年革命的重要地,住过英雄无数千,首长面交我看管,我黑发离去白发添,我坚守老前辈们在这里流过的血和汗,今年整整50年,今日政府把碑立,让英雄事迹代代传。”
信阳双拥办
2015年1月1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