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

时 间:2016年6月13日
首页    先进典型    信阳市“全国拥政爱民模范”何宏林

信阳市“全国拥政爱民模范”何宏林

发布者:超级管理员

 


   何宏林,男,汉族,1981年11月出生,2000年12月入伍,2004年10月入党,大专学历,陕西略阳人,现任驻信72319部队勤务队班长、中国共产党济南军区第十届党代会代表,上士军衔。
   该同志入伍以来,刻苦训练,扎实工作,模范践行党的宗旨,在危难关头,自觉为国分忧,为民解难,为党添彩,竭尽全力为灾区贡献力量。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严重波及陕西略阳,灾害发生后,正在陕西略阳老家休假的何宏林,主动履行一名军人的使命责任,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困难疾苦高高举在头顶,不仅第一时间转移群众,抢救伤员,搭建帐篷,而且还依托当地军供站组建军地联合临时党支部,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和临时党支部的组织功能凝聚、带领党员群众抗震救灾,帮助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,他的感人事迹经军地120多家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,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。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书记处书记、中组部部长李源潮,亲自接见他,为他们临时党支部赠送党旗,称赞他是“地震震不垮的共产党人”。2008年10月,被党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表彰为“全国抗震救灾模范”,受到胡主席亲切接见。2009年被表彰为“全军优秀士官”,2012年被表彰为“全国拥政爱民模范”,还先后荣立三等功二次,二等功一次。
    一、他具有强烈的党员责任意识,灾害来临,没有丝毫犹豫,第一时间投入救灾行动之中
   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,何宏林刚从部队探亲回到陕西略阳县城不到20分钟,正在“米兰春天”婚纱摄影店准备同未婚妻周兰拍摄婚纱照,筹备5月22日的婚礼。为了参加2008年初驻地信阳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执行装备器材应急保障任务,他已两次推迟婚期。正当未婚妻穿好婚纱准备拍摄时,房内的彩灯开始摇晃,桌上的化装品颠簸着掉到地下。何宏林马上意识到发生地震了,大声喊到:“大家快撤,发生地震了!”一边喊,一边组织房内的20多人有秩序的迅速往外跑,直到相馆主人撤出后,他才最后一个跑出来。此时,这座面积仅有3.14平方公里、人口多达7万余人的小山城顿时一片混乱,叫喊声、呼救声和各种建筑的扭拧声弥漫在县城上空,到处是四散逃命的群众。奔跑中,何宏林突然看到一位老大娘挎着大包小包艰难地从楼道里蹒跚出来,一名党员的责任使他顾不上还穿着婚纱的未婚妻,“你快往一中操场跑,我去救那位老大娘!”说完,迅速向老大娘跑过去。老大娘舍不得手中的东西,死活不让何宏林管,说:“你快跑吧,我反正年龄大了,别管我!”情急之中,何宏林背起老大娘就向附近的略阳一中操场跑去,他们刚刚离开,一只花盆和几块玻璃就从楼上摔落下来。
    一中操场上,避难的群众越聚越多,不到一个小时就聚集了好几千人,秩序非常混乱,来回穿梭的警察根本顾不过来。何宏林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警察的行列,一会儿协助民警招呼惊恐的群众,维持秩序,一会儿帮大家提行李、抱小孩、搭帐篷。为了帮助更多群众,他还找来住在县城的复员战友的谭利军、刘自强、冉茂才,组成一个小突击队,管理现场、搭建简易帐蓬、照顾老人和伤员……整整干了一个通宵。周围老百姓都感叹地说:“当兵的,觉悟就是高!”
    在无法与父母取得联系、无法得知亲人生死安危的情况下,他自觉把他人生命、群众利益放在首位,不仅继续在一中操场帮助群众解决疾难,还联系在县城探亲休假的战友邵华一起来到县民政局双拥办,报名参加了县里的抗震救灾队伍。当通信恢复后,何宏林得知自家的房屋2间倒塌、5间变成危房,母亲的胳膊也被砸伤。他顾不上这些,义无反顾地按照县民政局的安排,来到当地军供站受领抗震救灾任务。
    抗震救灾的前两天,何宏林和他带领的小突击队协助当地武警官兵、公安干警从废墟中救出群众26人,转移疏散群众183人,搬运救灾物资近20吨,搭建帐篷69顶。
    二、他对党组织十分信赖,在震后人们迷惘无助时,第一个扛起军地联合临时党支部的旗帜
    略阳县军事供应站位于宝成铁路要点,在抗震救灾中担负着周转前往四川、陕西的救灾物资和向过往抗震救灾部队提供中转保障的任务。地震前,全站只有5名党员,没有党支部,人心比较千痪散。突然而至的大地震更使全站员工的心思和精力一片散沙,大家只顾抢救自家物品、忙于躲避余震,除了站长张玉民坚守办公帐蓬外,基本没有人来上班,难以完成繁重的保障任务。何宏林带着邵华到来后,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积极协调成立了军地联合临时党支部,张玉民任书记,何宏林、邵华为委员,依靠党支部的领导完成各种保障任务。何宏林与其他支委一道,组织全体党员学习胡总书记和上级党委的决策指示,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,坚定信心;明确责任分工,激发工作动力,科学安排救灾行动;充分发挥支委一班人的模范带头作用,以实际行动感召大家。通过一系列组织活动,军供站全体党员和非党职工很快回到了自己的岗位,并迅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。那年从5月18日开始,各地援助物资大批量、源源不断地运抵略阳,为了使救灾物资尽快送到受灾群众手中,支部一班人带领全站员工天天连轴转,经常忙到深夜三四点,没有一人有怨言。为了壮大党支部的力量,确保随时完成重大任务,何宏林还以联合临时党支部的名义,向县里熟悉的退伍战友发出了倡议,随即李少军等14名略阳籍探亲、退伍战士加入到了军供站的救灾行列。何宏林还建议党支部开展了“三率先”、“四帮扶”活动,即支部委员率先深入抗灾一线靠前指挥,率先深入灾情险情最重的地方排危除险,率先深入困难最大的群众当中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,大力开展思想帮扶、生活帮扶、生产帮扶和心理帮扶活动,利用工作间隙,先后到金家河镇惠家坝、菜籽坝等受灾最严重的群众集中安置点,帮助他们平整土地、清运垃圾、铺设水管;与5户困难群众结成灾后重建帮扶对子,购买了方便面、饼干等物品进行慰问。他们还向略阳县委组织部缴纳了5300元“特殊党费”,成为该县第一个缴纳特殊党费的党组织,其中何宏林缴纳了3050元,在全县名列前茅。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,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,维护了党组织的良好形象,该党支部被当地群众誉为“党的形象大使”。在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,到目前为止,仅15人的军供站先后营救转移受灾被困群众2035人,服务保障中转官兵200余人,接运航空油200余吨,卸载转运物资上万件,搭建帐篷3000余顶。
    临时党支部的作用尤其是何宏林的突出表现,赢得了该站全体员工对党组织的敬重,很多职工讲,“关键时刻还是要靠党组织”。62岁的退休职工韩敬德,受临时党支部“一班人”抗震救灾实际行动的感染,又激起了入党激情,再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并主动回到军供站为党员突击队搞好后勤保障。在他的带动下,其他7名职工也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
    三、他积极发挥忠诚为民的表率作用,在人民最需要、斗灾最危险的地方,总是冲在第一位、干在最前面
    为了争分夺秒完成抗震救灾急难险重任务,何宏林同志动员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并主动担任队长,在完成军供站抗震救灾保障任务的同时,积极到群众最需要、最艰苦、最危险地方救难解危。
    2008年5月21日,略阳县武装部向党员突击队紧急求援,帮助他们一周时间内在菜籽坝搭建1200顶帐篷,应对可能发生的大余震。险情就是命令。受领任务后,何宏林带领突击队员迅速赶到现场。当时,那里的气温近40度,像蒸笼一样,闷热难耐,不少志愿者都想打退堂鼓。见此情景,何宏林说:“再苦也比不上老百性受灾的苦,同志们,上!”带领党员突击队挽起衣袖,抓起铁锹干了起来。行动就是最好的召唤。临时征调的300余名民兵也纷纷加入他们行列,不到半天工夫就平整场地300余亩。为尽快完成任务,党员突击队员每天都坚持工作14小时以上,原本一周的任务,硬是让他们提前了2天完成。
    2008年5月24日,正当何宏林带领突击队在菜籽坝搭建帐篷时,余震发生了。他们刚刚跑到避难点,突然听到不远处一位老大爷高声呼救:“救人啊,快救人啊!”大家闻声看去,只见一间危房前,老大爷正朝他们这边挥手呼救,何宏林带着邵华、李少军不顾危房倒塌危险迅即跑过去。原来大爷80多岁的老伴,由于身体瘫痪无法行走,被困在房中。危房不时颤动,瓦片频频掉落,老大娘随时面临生命危险。危急关头,何宏林第一个冲进去,一边用自己的身躯顶住将要跨塌的门框,一边大声叫邵华、李少军冲进房内,抬起老大娘,迅速跑到安全地带。当地老百姓看到身着迷彩服、胸挂“众志成城,抗震救灾共产党员”的突击队员,动情地说,“虽然没有来大部队,但看到你们,我们就看到了希望,说明党没有忘了我们,还是社会主义好,共产党好!”
    近年来,何宏林立足本职,积极帮扶驻地困难群众。2010年12月部队拉途中,他了解到商城县余集镇迎水村小学彭秀婷、余梦兰两名小学生,家庭生活十分困难,便与其结成助学对子,资助其完成学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