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莉莉:用爱心书写美丽人生
赵莉莉,1990年1月出生,2012年5月入党,2013年8月入伍,上士军衔,现任某旅卫生队心理咨询师。因工作成绩突出,她先后被评为“优秀士兵”“基地优秀共产党员”,荣立三等功。2013年,赵莉莉因帮助落难群众,被网友亲切称为“最美塞钱女孩”,同年获得河南师范大学“青年五四奖章”和首届“校园之星”;2014年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;2020年被评为“全国拥政爱民模范”先进个人,荣立个人二等功。
通信是战场指挥的主要渠道,是战场情报传递的基本保障;心理咨询是解决官兵心理问题、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,也是维护军队安全稳定的重要一环。两个看似无关的专业,对于火箭军某旅卫生队上士赵莉莉而言,却是相辅相成、相互融合的专业。
今天,让我们走近赵莉莉,一睹她从“话务兵”到“心理咨询师”华丽转身的心路历程。
一次挫折结缘心理学
“和心理学结下不解之缘,还要从四年前说起。”2016年,赵莉莉提干失败,内心受挫,曾经一度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接触到了心理学,通过阅读相关书籍,自己逐渐从负面情绪中走了出来。
平日里,战友们有什么想不开的事,都喜欢找她这个通信女兵谈谈心,慢慢地,赵莉莉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,萌生了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想法。
于是,赵莉莉报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,白天进班了解情况,晚上研究专业理论。短短的几个月,她就基本具备了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的能力素质,在报刊上发表多篇论文,并自学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。
为了系统而深入地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,更好地为官兵服务,她从师著名心理学专家图南,利用休假和平时休息时间,参加线下心理咨询师培训,利用网络学习心理学课程。
成为卫生队的心理咨询师之后,赵莉莉却又犯起了愁:前来找她咨询的人寥寥无几,而来的人同她交流时却也是很不自在,难以敞开自己的心扉,收效甚微。
通过和战友们的交流,她发现,主要原因是官兵们还没有搞清楚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区别,很多人感觉没有必要去进行心理咨询。为此,她精心准备了一次授课——《关爱官兵健康,从心开始》,用风趣幽默的语言,生动易懂的事例,为大家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,让大家卸下心理防备,正确看待心理问题。
慢慢地,前来找赵莉莉咨询的人变多了,在帮助战友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,赵莉莉也收获了更多的感动,成了战友口中的“知心姐姐”。
一封家书折射好家风
“父不盼儿名标青史,但愿你牢记使命,报国为民,不失一个子弟兵的本色。唯其如此,则不堕我们赵家的家风。”
在赵莉莉的父亲赵金豹写给她的家书中,一笔一划饱含着一名军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,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疼爱与厚望。
一次休假,赵莉莉的父亲带她参观了“家风馆”。参观过程中,赵莉莉感到,馆内这些无言的家风,如同父亲一般,劲风起于平地,层云出于深山。赵家三代从军报国、无私奉献的家风,培养了赵莉莉勤奋刻苦、热心助人的优秀品质。
正是在这样的家风影响之下,赵莉莉多次向陌生人伸出援手,助人于水火之中,同父亲一样被评为“中国好人”。为了使更多的人得到帮助,将爱心不断传承下去,她成立了“好人小分队”,队员从70后到90后,从中学生到博士,从工人到老师,从群众到党员……他们不求回报,只希望每一个被他们帮助过的人都能够向他人伸出援手,让更多的人获得帮助。
“不需要仪式,也没有标识,无关乎能力,只有一个态度:爱他人比自己多一点,让时间鉴定初心,用岁月收藏感动!”如同“好人小分队”心约一样,他们共同将爱心传递,用行动诠释温暖。
一回探望抚慰烈属心
多年间,赵莉莉帮助过的人很多,连她自己都记不清楚了,这其中却有一名老人让她最为难忘。
十月的一天,秋高气爽,在河南省太康县五里口乡的一个农家小院外,赵莉莉捧着一束康乃馨站在门口,粉色的花瓣在风中微微晃动,“光荣烈属”的牌匾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庄严。
推开斑驳的院门,映入眼帘的是干净利落的院子,日常工具和物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,赵莉莉来看望的这位老人,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战士路凤贵的母亲。她还记得第一次来到路凤贵家中的情景:路妈妈拿出儿子的照片,一遍又一遍地用袖子擦拭着,用并不清晰的语言断断续续讲述着她对儿子的回忆,讲到动情之处,赵莉莉潸然泪下。
手指划过路妈妈稀疏的银发,她不自觉放慢了手中的动作,生怕不小心弄疼了老人。梳完了头,赵莉莉端来了一盆温度刚刚好的热水,开始为路妈妈洗脚,她细致入微的照顾,给了老人温暖和感动。
不一样的青春之路,不一样的大爱之心。赵莉莉用自己一次又一次实际行动,践行着一名军人的责任和担当,传递着爱与温暖。相信在未来,她将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。